当前位置:轻小说>书库>都市青春>重启人生> 第58章 0057【新概念决赛开考了】

第58章 0057【新概念决赛开考了】

/>   她主动跑来帮忙监考,只想要结识某些知名作家,同时跟萌芽编辑混得更熟。

  此时此刻,潘艺涵站在陈贵良旁边,看着修改完毕正在誊抄的作文,已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发现她许久没挪动脚步,另一位监考甘世嘉也走过来——嗯哼,《爱情公寓3》的特邀编剧。

  仿佛陈贵良的作文有定身法术,甘世嘉也突然站在那里不动。

  一男一女,两位监考,立于陈贵良身边如同左右护法。

  作文这种玩意儿没法抄,盯不盯着其他选手都行,他们倒也不算玩忽职守。

  这个考场,已经有人写完。

  还有人放下笔冥思苦想。

  只要是没有在写的,很快就发现两位监考的异常。

  他们大概猜到,今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多半又有一篇爆款文章问世。

  ……

  此时此刻,评委们也没闲着。

  他们正在阅读精品初赛文章,主要工作是给出评语,印在《新概念大赛获奖作文选》里面。

  名家给出评语,卖书时才有噱头。

  这破书的印刷量有几百万册,比《三重门》和《幻城》的首年销量总和还多!

  余桦把十多份初赛投稿看完,一个字的评语都没写,顺手递给旁边的铁疑。

  铁疑手中也有一沓稿子,她拿给余桦做交换,笑着说道:“你好歹写几句话啊。”

  余桦说:“看到有意思的再写。”

  真正大皱眉头的,是那些高校教授,很多直接就是中文系主任。如果遇到什么好苗子,有可能会给一两个降分录取的自主招生名额。

  但审阅半天,整体质量很糟糕。

  一年比一年糟糕。

  交替阅读,审来审去,名家们大部分都没怎么动笔。

  他们实在拉不下脸!

  也就作家马源比较给面子,一口气点评七八篇作文。

  余桦交换了三批稿件,读到陈贵良的《讨美利坚侵伊檄》。他想要写评语,但又忍住了。

  文章很不错。

  但太不错了,不像是高中生写的,极有可能是某位老师代笔。

  高中生和成年人的文章,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思想性不一样。

  这么说吧,一向不受媒体重视的C组,文章整体质量远超A组和B组。

  因为AB两组都是中学生,而C组则是30岁以下的非中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年龄也就大那么几岁,但写出来的东西却相差甚远。

  唉,算了,就当是完成任务。

  余桦带着强烈怀疑,给陈贵良的初赛文章写下评语。

  200位复赛选手的初赛文章,很快就被教授和作家们审完,但距离复赛考试结束还早得很。

  由于舆论压力,大赛流程变得更正规,已经没人敢从考场随便拿作文出来看了。

  单独补考更不行!

  现在都是统一收卷,再统一送过来。

  教授和作家们开始聊天,瞎扯一些八卦和时政,有些还约好哪天去喝酒。

  “老刘,你们清华今年一个名额都没有?”

  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宣,闲得没事儿问清华中文系副主任阁非。

  阁非是笔名,本姓刘。

  “真没名额,开会讨论很多次了。”阁非摇摇头。

  曹文宣叹息:“招生改革,大家都很难啊。”

  北大去年有150个自主招生名额,但为了响应改革号召,主动把名额缩减到50个。

  这50个名额,优先分配给全国各省的重点高中!

  曹文宣的嘴皮子都说破了,也只为新概念大赛弄到一个名额。

  而清华呢?

  干脆不给新概念面子,一个名额都没有。

  各校今年的自主招生,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但去年就已经不给面子的,今年也很难再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清华中文系主任表示:我们这次的自主招生,更偏向于理工科。我会把北大的成功经验,向我们清华的校部汇报。争取把新概念作文大赛,跟清华的文科冬令营相结合,把新概念获奖者作为我们的文科后备人才!

  说了等于没说。

  支持力度最大的是复旦,去年给了新概念大赛五个名额!

  今年还不知道要给多少。

  以上,都是降分录取,并非直接保送。

  高校教授们走来走去,互相试探对方,都想知道彼此什么情况。

  男作家们,则三三两两离开,跑去屋外树下结伴抽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