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说吧。”子楚笑着回应。
“我想为您引荐一位人才。”吴巨说道。
“哦?”
子楚立刻将注意力从镜子上移开。此刻正值用人之际,他对贤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能让您称作人才的人,定非同寻常。”子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确实非凡。”
“他是谁?”
“李斯。”吴巨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斯……”子楚皱眉思索片刻,这个名字他未曾听过。
这并不奇怪。早年李斯一直在荀子门下研习学问,虽然在儒家内部小有名气,但在七国之中却鲜为人知。子楚事务繁忙,没有听说过也在情理之中。
“此人为荀子 ** ,也是韩非的师兄。”吴巨解释道。
“什么?!”子楚顿时激动起来。对于李斯的名字他或许陌生,但对荀子和韩非他可是耳熟能详。
荀子不必多言,是当代大儒,儒家泰斗,曾三度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子离开稷下时,秦国曾极力邀请,可惜被楚国的春申君捷足先登,如今在楚国兰陵任县令。
至于韩非,子楚在岐山时就认识这位年轻人。他曾与韩非促膝长谈,讨论过一些政务问题,还向韩非请教过治国之道,对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害,令子楚茅塞顿开。
他对韩非甚是钦佩,只是韩非是韩国公子,一心维护韩室,与他这个秦王立场不同。
荀子难以招揽,韩非也无法接近,没想到如今他的 ** 和他的师兄竟主动找上门来了!
“详细讲讲,是怎么回事?”子楚急切地问道。
第230章 子楚的考核
吴巨简要讲述了李斯离开兰陵、游历天下、进入咸阳,拜访吕不韦并成为其门客的经历。
“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才华不亚于韩非,深得荀子治国之道的精髓!”
子楚听后非常兴奋,急忙询问:“他在哪里?”
“就在殿外。”吴巨回答。
子楚向蒙毅示意,让他传李斯进来。“好。”
片刻后,李斯步入大殿。
“草民李斯,拜见大王。”李斯恭敬行礼。
“请起。”子楚上前扶起他。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番,彼此都很满意。
李斯从子楚身上看到了一位明君的潜质。
子楚则从李斯眼中读出了深厚的学识。
“此乃可辅佐之贤才!”
“此乃堪当重任之人!”
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
“请坐。”子楚指向殿中的座椅。
“谢大王。”
众人落座后,吴巨朝李斯使了个眼色,暗示他抓住这次机会。随后他也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