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第208章 吴巨的信

第208章 吴巨的信

  荀子来到厅堂,看到一位身穿灰衣、面容普通、神情略显疲惫、满身风尘的年轻男子站在那里,身旁还有一个半人高的大箱子。

  信使见荀子等人前来,认出为首的老者便是自己要拜会的荀子,急忙拱手作揖:“在下受家主吴巨嘱托前来拜见荀先生。”

  随后,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家主要我交给您的信。”

  “多谢,辛苦了!”荀子微微点头,打开信封,仔细阅读信件。

  信上的字迹依旧是他熟悉的吴巨独有的风格。

  “先生,承蒙您在百忙之中回信,我深感荣幸。”

  “关于您上次提到的纸张事宜,我已经开设了大秦书斋,出售纸张和书籍,希望能促进教育发展,为贫寒学子提供便利。”

  相信未来,兰陵将会有廉价的纸张和书籍流通,这将颠覆人们以往的认知——纸张和书籍确为珍贵之物,因它们承载着人类文明,是关键技术成果。然而,我无意高价出售以获利。”

  荀子不禁点头,吴巨的话展现出其广阔的胸怀与远见。

  这是一位有追求、有抱负的年轻人啊!

  至少他不以金钱为目标……嗯,当然他也不缺钱。

  荀子默默点头后翻开下一页,发现一行字:

  “随信附上一些礼物,感谢您先前的帮助,请务必收下。”

  礼物?

  荀子挑眉,放下信纸,注视着那只大箱子:“不知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信使回答:“我不太清楚,是否现在为您打开?”

  说着,他拿出钥匙。

  “可以。”荀子点头同意。

  信使蹲下身,用钥匙解锁了箱子。

  箱内陈列着各种物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厚厚的一叠白纸,粗略估计约有三十刀,即三万张。

  荀子触碰纸面,赞叹不已。

  另外还有两捆书。

  荀子看回信纸,上面写道:

  “这批纸张供您使用,应该能支撑一阵子。之后我会组织商队前往兰陵设立大秦书斋,届时便无需担忧了。

  此外,这两捆书均为大秦书斋首批发行,其中一捆是给您的,另一捆则送给韩非,请代为转交。”

  荀子笑着指向那捆书对韩非说道:“这是吴巨送你的礼物,收下吧。”

  韩非惊讶道:“还有我的礼物?”

  他从箱子里取出一捆书,查看书脊上的标题。

  《论语》、《左传》、《孟子》、《墨子》、《伤寒杂病论》等共三十本。

  不错!

  韩非展颜一笑,显然老友并未忘记自己,还特意赠送书籍。

  孔臻和冉悟走近,感叹道:“这里的东西比我们在大梁买到的更齐全,可惜我们现在在楚国,不知何时才能集齐整套书。”

  旁边一名信使问:“敢问两位是?”

  “孔臻。”“冉悟。”两人回答。

  信使思索片刻后明白:“莫非是孔家的孔臻和冉家的冉悟?”

  “正是。”二人点头确认。

  信使接着问:“你们以前也给家主寄过信吧?”

  “没错。”两人再次点头。

  信使松了口气:“那便好,家主也给你们寄了一份礼物,包括一套书和一些纸张,不过寄到了你们家乡曲阜。”

  他又补充道:“我们信使同行,所以知道信使应该已到达曲阜。”

  孔臻和冉悟顿时释然。

  张苍愣住:“难道只有我没有礼物?”

  韩非摊手笑道:“没办法啊师弟,吴巨甚至不认识你。”

  张苍满心悲愤。

  荀子继续翻阅信件。

  信中提到,除纸张和书籍外,还有些小物件,例如大秦书斋出产的毛笔、笔洗等,希望不要嫌弃。

  荀子疑惑地询问《后诗》编纂进展,表示若已完成可联系他,显然对方已掌握批量印书技术,可以协助“出版”。

  荀子恍然大悟,昨晚读书时他就有所猜测,这种字体绝非人力所能书写。

  他思忖片刻,觉得《后诗》确实值得出版。毕竟,优秀的诗篇源源不断,以收录《诗经》后佳作为目标的《后诗》完全可以持续编纂,但总不能让书稿闲置。

  可以分册出版,比如每五十年的诗词歌赋为一册。

  以此计算,《后诗》第一册已接近完成,第二册正在编纂中。

  嗯……等第二册编纂完成后,便可着手考虑出版事宜了。

  荀子仔细思考了吴巨提出的建议,随后继续阅读信件。

  “你在上次来信中提及的诗词,我近来确实创作了几首,已附于信尾,烦请您给予指正。若合适,也可收录入《后诗》之中。”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