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说实话

  李世民听闻此言,目光锐利,扫视过李复。

  与此同时,他也在想李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他心中有数,但是与李复不同的是,他可不敢就这么随意的将话说出来。

  一旦被有心人听去,那他便要挂上个不孝忤逆的名头了。

  他一个皇帝,这种名声他可不能要。

  “陛下,此间只有你我二人,许多话,咱们无须藏着掖着,若是这问题不解决,祸及儿孙,对于大唐来说,皇帝的事情,就是天下的事情,不解决好,对谁都没好处。”李复说道:“陛下想一想吧,若是每一代立太子,都闹出许多事情来,于朝堂,于天下,又有什么好处呢?”

  李复琢磨着,难怪今天李世民看上去火气就不小,若是寻常,宫女太监出什么差错,他也不至于动手。

  今天甚至上脚踹人了。

  应当是被朝堂上立太子的事情,给堵着了。

  若是此事他自己想明白了,自己提出来,让朝臣们商议,他的气儿也就顺了。

  “现在太子已经定下来了。”李世民说道。

  随后,他转念一想。

  当初也是太子已经定下来了啊。

  后边,还不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这些事情,也都是他亲身经历的。

  “承乾......”李世民低声念叨了一句,随后说道:“我会请当世最好的老师,去教导他的。”

  李复一听这话,整个人都无语了。

  李承乾的问题,是教导不教导的问题吗?

  太子和其他兄弟之间的问题,是教导不教导的问题吗?

  怎么就不能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想一想,不去反思一下自己呢?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是活脱脱的例子吗?

  这跟名师,有关系吗?

  “陛下认为,息王与您之间的争权夺利,是因为没有名师教导?”

  李复直接一句话戳穿了这层窗户纸。

  他才不想拐弯抹角的跟李世民打什么马虎眼呢。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李复带着他们出去玩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两个人都是好孩子,这会儿兄弟俩关系好着呢。

  所有的子女之间不和睦,大多都是老人在里面搅和的。

  这句话,放在皇室,更适用。

  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是怎么恶化的?

  原因就出在李世民的身上。

  他觉得他是个好父亲,疼爱自己的儿子了。

  实际上呢?

  做了皇帝,嘴上一直说着,要对大唐的江山负责任。

  一边惦记着江山,一边想着自己屁股下的位置,还想着给一个亲王儿子,比太子更高的待遇。

  在兄弟俩人之间瞎搅和,到最后逼得李承乾谋反。

  李承乾不觉得自己冤枉吗?

  从小接受高压教育,所有人要告诉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太子,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优秀的未来的大唐皇帝。

  但是他兢兢业业这么多年,然后父亲不曾夸奖过他,反而一直对他的弟弟,赞赏有加,宠爱有加。

  这搁谁身上受得了?

  谁不抑郁?

  李世民嗫嚅着嘴,想要反驳。

  但是这话,无从反驳啊。

  他跟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哪儿是什么名师教导的事儿。

  就是两股势力之间的纠缠,不死不休的局面。

  任何一个上位,都不会允许另外一个活着......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冷了下来。

  难不成将来,承乾和青雀之间,也会是这般局面?

  怎么会?

  原先李世民想着,请名师教导李承乾,让他接受儒家文化,往后与兄弟们之间,兄友弟恭.......

  但是他完全不明白,李承乾和其他儿子之间是否兄友弟恭,决定权不在他们手里。

  而是在他这个当爹的手里。

  一碗水都端不平。

  不对,皇室不能一碗水端平了,所有的资源,得朝着太子倾斜,得朝着继承人倾斜。

  往后偌大的江山,太子,只需要一个,皇帝,只需要一个。

  李世民是怎么做的?他是给了李承乾名头,但是倾斜给李泰太多的资源。

  和李渊一模一样,最后玩脱了。

  只不过他比李渊好一点的是,李承乾造反失败了,他没被撵下去成为太上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