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文化进取

改变,而不是一直照搬先贤。

  文化思想,也是要顺势而为的。

  这些都是陆德明自己在家一边种地一边思索出来的。

  也就是,圣人传承下来的道理,要研究,而时代的变化,也要研究。

  二者结合,才是最合适的,并不能照搬。

  什么都照搬,那就是纸上谈兵,会败的。

  “臣观百姓生活,有所感慨,因此,才会想着在自家种种地,亲身体会。”陆德明说道:“国子监的学生,读书人,什么都很好,但是,始终是少了几分寻常的人情味儿,只是嘴上说着体惜民生之艰难,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去体验过呢?”

  “未曾体验过,将来入仕,入朝为官,也是高高在上的官员,朝廷的政令,法度,也是高高在上的,于百姓而言,若不贴切实际,便不算是好的政令。”陆德明说道:“如今朝廷改善法度,政令清明,皆是因为,大唐于大乱之中建立,朝中诸多官员,皆是历经过天下战乱,有亲身体会之人,若是往后,天下承平,与如今,怕是不一样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

  朝堂上的官员,往后十几年,几十年,也是会更新迭代的。

  陆德明有此考虑,也是正常。

  只是如今,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能有如此思考,也是大善。

  “因此,当初臣举荐泾阳王为太子师,也有如此考虑,泾阳王生长于民间,比起宫中人,朝中官员,更能教导太子,以百姓为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