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惦记上了

  “只是朝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还要考虑更多,不仅仅只是南粮北运这么简单。”李复笑着说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好了,你们几个,先在后宅安置下,若是累了,就先睡一会儿休息休息,明日一早,我要带你们去书院。”

  “虽然来到庄子上,但是课业不可懈怠,书院里有很多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导你们也绰绰有余。”李复说道:“虽然不似在宫中那般,能够单独对你们的课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但是适当的融入到集体中,也是必须要学会的,人从来不是什么孤狼。”

  “王叔,去年跟我们一起读书的同窗,还在书院里吗?”李泰问道。

  “还在呢,哪儿会这么早就毕业,还早着呢。”李复笑道。

  确定下这件事之后,孩子们显然更高兴了。

  就算是去了书院,也是有熟人啊。

  李复让小桃带着孩子们去各自的屋子里休息去了,他自己也回到了屋里,想躺下歇会儿。

  李韶端了解酒的汤给李复。

  “夫君可是累了?”李韶坐在床边,看着李复将汤喝了下去。

  “还好,中午喝酒心里有数,没喝多,就是多少有些感慨。”李复笑道:“陛下他心里一直都惦记着突厥呢,哪怕现在大唐这般模样,还是放不下想要打回去。”

  “当年在渭水的盟约,对于咱们这位陛下来说,可是耻辱,父亲说过,陛下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没受过这窝囊气。”李韶接过空碗,放在了一旁侍女端着的托盘上。

  “受不受气且不说,主要是,自贞观年来,灾祸太多,明面上虽然没人敢置喙什么,可是陛下心里不好受啊。”李复说道:“武德年的时候,虽然大唐偶尔有些地方老天爷不赏脸,但是没有这般频繁,规模也比不上贞观年,加上曾经宫中诸多事情,陛下心里压力大,肯定是想要通过一些事情,树立起威信的,国内找不到突破口,就只能将目光放在北方草原上了,如果能打一场扬眉吐气的仗,腰杆也能硬起来不是。”

  “陛下心中郁结,便是在此。”

  “可是现在国力艰难,支撑不住大军行动。”李韶说道:“所以,还是要等。”

  “等吧,机会不远了。”李复笑道:“咱们这边年头不好,草原上同样,老天爷对于这一片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什么惩罚之说。”

  大唐这边只是关中地区天灾,而草原上,那可是天灾加人祸。

  “贞观之初,陛下问群臣,什么是新朝的头等大事,朝臣说,草原上的突厥人是头等大事。”李复说道:“直到现在,仍旧朝臣这般认为,尤其是武将,这仗,要打,谁都摁不住了啊。”

  八月里,九成宫。

  李世民在泾阳县庄子上谈起了草原上的事情之后,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草原上什么时候能有消息送过来。

  也想方设法的让百骑司去联络草原上的密探。

  李世民召见了李靖。

  “贞观初年,你跟朕说,草原上的突厥人,是优先要解决的大事。”

  李靖点头。

  “至今为止,我仍旧是这样认为的。”

  “当时,朕心里是同意的,不过这两年,忙于朝廷的调换,不过现在,大事已定,突厥的问题,可以议论了。”李世民说道:“你们说,如果打突厥,首要问题是什么?”

  “兵员。”李靖立马回应。

  “恩,朝廷的兵力,加起来一共是十七万人。”

  李靖略加思索,随后拱手应声。

  “十七万人,不是不能打,而是不能分开打,不能多出发动,发动之后,不能持久。”

  正在商议之际,外面内侍进来了。

  “陛下,去凉州的使者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凉州的使者从殿外走了进来,手捧卷轴。

  “陛下,臣带回凉州都督的密信。”

  “呈上来。”

  王德上前将密信接过,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查过了蜡封后,这才拆开来看。

  “都督没有跟你说什么吗?”

  “没有,只是让臣带回密信给陛下。”

  李世民抬起头来看向使者。

  “你,很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