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不信任

  “叔,这事儿,小侄想着,还不敢大肆宣扬,岳母说,孩子现在才一个半月呢,不宜将消息传开。”李复赶紧叮嘱,可千万别是流水般的赏赐加上太上皇的圣旨,把这事儿给宣扬开了。

  万一对孩子不好呢?

  李复初为人父,一切都是小心谨慎。

  有经验的丈母娘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全都照做。

  “还要等再稳一稳。”

  关于这件事,李复多多少少也有听说过相似的话题。

  反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你要说什么封建迷信。

  那好办了,解释一下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生活在泾阳县的李复了。

  所以说,该信就得信。

  对自己没好处的时候,才不信。

  我们讲,不是说不信,那么但是呢?没有说完全不信,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谈说,说一定怎么怎么样,说不信吗?也不是,我们讲究有选择的信,有计划的信,到时候呢?对吧,我们这个,是吧,完了这个信不信吧,你看,就先这样了。

  李渊点头。

  “恩,也是有这么点道理在里头的,那此事,就不要大张旗鼓的宣扬了,这样,我让人去库房里挑选一些东西,你直接带回去就是了,这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一点心意。”李渊笑道:“咱们都希望,将来,母子平安。”

  李复嘿嘿一笑。

  “这事儿小侄一知道,就进宫来给您送消息,就是想让您高兴高兴,只要您高兴了,小侄就更高兴了。”

  “以前小侄还未曾成亲的时候,您老人家就总是为我操心,什么找合适的对象啊,成亲啊,成完亲要孩子啊,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李复也算是完成了李渊对他的最基本的期望了。

  叔侄两人聊起来的时候,李复突然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什么样的身份就要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身为皇室宗亲,泾阳王府的顶梁柱。

  结婚,生孩子,都是必须要完成的责任,要肩负起这一脉的传承。

  不能享受到了身份待遇,该谈责任的时候,满嘴攘攘着自由。

  做人总不该既要又要。

  李渊笑着摆了摆手。

  “这才哪儿到哪儿。”

  “如今也只是才一个孩子而已,你要开枝散叶。”

  “你看看朕,朕的孩子们。”

  “多子多福.....”

  李渊继续语重心长的说着。

  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天这个消息,的确是让他老怀大慰了。

  “叔,过些日子,我们两口子打算回庄子上,算算时间的话,过年那阵子,恐怕王妃就不方便回长安了。”李复解释着。

  李渊点头。

  “我明白了,你是担心过年走动,还有宴饮的事情吧。”

  “无妨无妨,宫中你无须担心,我会吩咐下去,你二哥二嫂那边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就是长安城里,平日里与你家走动颇多的,逢年过节,来回走动,让管家去处理这些事情,该解释的解释清楚,再过一阵子,这个消息也就不用藏着掖着了。”李渊说道:“人家也是该给你贺喜要给你贺喜,若是一直藏着不说,人家反而对你有意见了。”

  “毕竟关系好,这等喜事都不知会一声?”

  “是,小侄记得了。”

  李复应声。

  作为大唐贵族的一员,在官场上的人情交际,关系往来,哪怕是已经过了几年了,李复还是得慢慢学。

  还是那句话,一切,且等安稳下来。

  反正现在他们人还在长安城,李复不敢宣扬。

  他本人四次遇险,两次都是在长安城。

  长安城安全吗?

  安全个蛋!

  归根结底,李复不信任长安城的环境,也不信任长安城里住着的这帮人。

  哪怕跟李二凤是兄弟。

  长安城就在李二凤的眼皮子底下,李二凤敢说他能完全控制的了长安城所有的事情吗?

  龙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只有回到泾阳县庄子上。

  那里才是他这个泾阳王的地盘,他花费了好几年,亲手打造起来的,坚如磐石,稳如泰山,铁桶一般的地盘。

  谁敢在庄子上造次,王府两卫,一声令下,让其有命来没命走。

  即便是出了人命,谁都奈何不得他。

  接下来两天时间,李复都没有再离开泾阳王府,和老周在府上,将要送到庄子上的东西都盘点了一番,家中宅子里的赏赐,也都分发了下去。

  李韶安心在后宅里住着,闲散了,就看看书,溜达溜达。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