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把人当人

  因此,每年夏天,都要出宫避暑。

  不仅仅是李世民如此,武德年间,李渊也是如此。

  翠微宫,仁寿宫,都是避暑的好去处。

  只是现在仁寿宫正在修缮,能避暑的就只剩下翠微宫了。

  等李二凤带上人去翠微宫,到时候就写信给他,让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庄子上来住一阵子。

  反正也是这几年的老传统了。

  况且,就算是在庄子上,也不耽误李承乾做事。

  李二凤总不能真的不当人了,自己去翠微宫避暑,把李承乾留在太极宫吧?

  次日清晨一早,阎立德亲自带着工匠来到了宅子这边,老赵在侧门迎接,开了侧门,让工匠们直接进到后面的院子里,不与后宅的其他院子接触。

  李复接到消息后,也来到了后宅这边。

  在看到阎立德后,微微愣了愣。

  “老阎,你怎么亲自过来了?”李复笑道。

  “我不放心,况且,这里不是什么大活儿,我带人过来,事情能安排的更好。”阎立德笑道:“至于工地上那边,下午我再过去,后续就是上午来你家这边,下午去处理工地上的事情,工地上我不在的时候,马长史就安排了,实在是有拿不准的事情,会派人到这边来找我的。”

  “反正两边离得不算太远。”阎立德解释着。

  李复微微颔首。

  “也行,这边最多十天半个月就完事儿了。”

  “就是,这边不是什么大活儿,但是也要做仔细了,有我在,你放心。”阎立德自信满满的保证着。

  “当然放心,你阎立德的名字砸在这里就是一块活招牌了。”

  工匠们迅速拿出工具在地面上测量,然后撒上石灰线,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开始动工。

  说起来,此事做的也仓促。

  确定好图纸之后,隔天就开工。

  因为阎立德掐指一算,仓促点好,错过了这破土动工的好日子,还要等好好几天呢。

  大宅子里一花一木,要动的时候,讲究还不少。

  这些李复不是很懂,但阎立德是专业的。

  确定好位置,动工,工匠们甩开膀子就开始挖坑。

  阎立德在廊下和李复坐着,算是监工。

  在这儿监工,可比在工地上舒坦太多了。

  瞧瞧,屋外廊下,躺椅放着,手边还有小茶几,上面茶水糕点一应俱全,若是想要吃些凉的,只管吩咐下人让厨房做了送来就是了。

  阎立德躺在躺椅上,手里拿了个蒲扇,间歇性的给自己呼扇两下。

  李复坐在一边吃瓜。

  “要是行宫的工地上,有这么好的条件,那就舒坦咯。”阎立德笑道:“不过比起以前做的事情来说,庄子上这边,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还没有谁家说聘请工匠干活,夏天会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就算是中午休息,也不过是半个时辰多一些而已。”

  “这大热天的,中午还在太阳底下干活,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李复解释:“钱对我来说,不重要,但是人命,很重要。”

  “我在这庄子上,兢兢业业的这么久了,庄子上的人口,这才增加了多少?”李复啃着手里的瓜:“有点什么大活儿,还要去别的地方招人过来。”

  “人不够啊。”

  “就说庄子上给庄户们新盖的房子,两期工程结束之后,搬的就差不多了。”

  “不是说盖的房子少,实际上,就是人少啊。”

  “人少不热闹。”

  “而且,庄子上这么多工坊,要用工,没人怎么行?”

  “要说用人,还是庄子上这些知根知底的人,靠得住啊。”

  李复感慨着。

  怎么说知根知底呢?同住在庄子上这么多年,便是村里街上的狗,一看花色就知道是谁家的。

  谁家跟谁家沾着亲戚,谁家跟谁家之间又有什么摩擦。

  一清二楚。

  工坊里用工,谁家的后辈子侄在工坊里找了个好差事,李复这个主家心里有数,庄子上的人更是知道。

  这样的情况下,工坊里的工人,管理起来还不容易?

  更别说,李复可是他们的主家,工坊里很多东西都是不外传的,要是从谁那里出了问题,这可是要牵连到自家人的。

  自家人都在庄子上住着呢,谁敢松懈?

  便是平日里有陌生人向他们搭话询问作坊里的事,他们的警惕心都要拉满。

  “你一个郡王,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庄子都是你的,生杀予夺,大权在握。”阎立德笑了笑:“我没见过像你这么操心的。”

  李复笑着摇摇头。

  “我又不是什么杀人狂魔。”

  “你也说了,我是个郡王,别说是郡王了,你看咱们陛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