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心照不宣

  魏征坐在甘露殿的椅子上,侃侃而谈。

  “天下垦田半数归佛,朝廷何以活万民?因此,臣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当以绳徐徐绞之,令其自溃。”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

  你别说,你真别说,有时候,魏征这个人,说话还是很好听的。

  至少,这一次,他说的又好听,又有道理。

  而魏征所言,以绳徐徐绞之,跟他先前想着怎么给佛门戴个金箍,不谋而合。

  “玄成,此事,朕一直在想,应该交给谁来做。”李世民说道:“朕去大兴善寺的时候,翻看过他们的功德簿,只是朕所见到的,朝中勋贵官员,便有三分之一在那功德簿上,还有朕未曾见到的呢。”

  “所以,玄成,这件事,朕打算交给你。”李世民说道:“不过,眼下也不必着急,毕竟,还要先暗中调查,看看长安城内外佛寺,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了。”

  “是。”魏征点头应声:“陛下说的没错,在调查清楚之前,这件事,还不宜拿到明面上去说。”

  “但是佛寺免税的事情,的确是应该议论议论了,朝廷完善法度,避不开三省六部。”

  魏征在甘露殿说佛寺的事情,完全没有提起前隋如何封赏佛寺,也包括武德年间,太上皇李渊是如何封赏和许诺佛寺的。

  因为在魏征看来。

  这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发现了佛寺的诸多弊端,那朝廷就要出手。

  不然放着不管,那就不是佛寺的错,而是朝廷的错了。

  太上皇怎么了?太上皇做的事情就是不可推翻的事情吗?

  太上皇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吗?

  连眼前的当今陛下都不一定做的是全对的,更何况是太上皇。

  所以,大安宫的那位,不做考虑。

  封赏归封赏,可是,挖朝廷的根,这就是错,有错,就要罚。

  朝廷也算是赏罚分明。

  大安宫这边,李复跟李渊聊的差不多了后,天色也不算早了,还要回府上安顿。

  昨天回来之后,在家里才刚落脚,就匆忙进宫了,到现在都没回去。

  至于他跟李渊之间的谈话,李复一点都不担心这些话会传不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那家伙,在某些时候,小心眼的很。

  即便是跟李渊之间的父子情缓和很多很多,大安宫里,依旧有他的人。

  到时候他的人一定会将这些话,都送到他跟前去的。

  回到泾阳王府,老周殷切的迎接李复。

  “郎君,昨日宫中来人送信,说郎君宿在宫中,虽然知道郎君的行踪,但是住在宫中这种事,总觉得令人心惊胆战。”

  在老周看来,自家郎君,虽然是皇室中人,但是毕竟是外臣。

  哪儿有外臣夜宿宫中的。

  “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去见见太子殿下他们。”李复笑道:“先前他们几个孩子不是在庄子上住着嘛。”

  老周微微颔首。

  见到自家郎君回来,心里才算是踏实了许多。

  “让厨房准备些饭菜吧,中午在宫中,也没怎么吃。”李复说道。

  主要是在东宫吃的饭菜,一般。

  再者就是,下午着急去见李渊,所以吃了一些,就匆匆走了。

  要是不走的话,留在东宫,还要找借口让孩子们安心读书,不要总想着听故事什么的。

  “好,属下这就让人去准备,郎君可要沐浴更衣?”

  李复点点头。

  吃饭前,李复洗了个澡,换上一身新衣服,吃饱喝足,这才回到书房。

  天还没黑,这会儿写了拜帖,正好着人送去英国公府。

  又让老周准备一份要带去英国公府的礼物。

  一直在庄子上忙着,都很久没去老丈人家走动走动了。

  在入夏之前,丈母娘倒是去了一趟庄子上。

  李复昨天回到长安城,基本上都是在宫中度过的,所以,他回到长安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呢。

  即便是英国公府,也是在收到李复的拜帖,这才知道,自家女婿已经到长安了。

  早朝结束之后,英国公李绩就匆忙回家了。

  李复带着人,带着礼物,来到了英国公府。

  前厅里,英国公夫人正在招待自家女婿。

  李绩回到家中的时候,管家在前院迎接。

  “主君,姑爷已经在花厅,正在和夫人说话。”

  李绩到花厅的时候,正好李复拿出了他让老周准备的礼物。

  一尊玉石雕琢的佛像。

  “母亲若有礼佛之心,可在家中设佛堂,心意到了就好。”李复说道:“往后,还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