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书库>其他小说>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太子

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太子

以防万一,且储君之位,关系国本,不可久虚,故立太子。

  朕诸子之中,赵寿最嫡。

  为固国本,安民心,以顺祖宗之训,以合天下之望,朕特诏立皇嫡长子赵寿为太子,入主东宫。着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一应仪制,务须详备。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宋洪武二年八月戊申。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郑显肃生下赵俣的嫡长子,有很大可能会成为太子,但老实说,谁都没想到,赵俣这么快就会封他当太子。

  张纯住处的密室中,一排五张摇椅上,分别躺着张纯、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这五个大肚婆。

  张纯不禁有些酸道:“皇后生得儿子就是好,还没出襁褓,就当上了太子,这次赵俣要是御驾亲征,郑皇后只怕就要垂帘听政了。”

  叶诗韵在一旁说:“你少说两句吧,等赵俣走后,咱们几个可就彻底落到郑皇后的手上了,到那时,就没有赵俣护着咱们了,你这张破嘴可别害了咱们。”

  张纯想说,‘我又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能乱说话吗?再者说,那时,郑皇后代替的就是赵俣的位置,我巴结她都还嫌来不及,哪会乱说话,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可话到嘴边,张纯又给咽了回去。

  经过上次大家闹掰了一事,张纯已经充分意识到,有些话还真不能乱说,哪怕是跟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毕竟,人心隔肚皮,她们跟自己也不完全是一条心。

  所以张纯说:“你说得也对,我还真得控制一下自己,毕竟,以后郑皇后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了,万一赵俣这次御驾亲征有个三长两短,她可就是大宋的最高执政者了,到那时,咱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改去讨好她了。”

  袁倾城听言,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她直言不讳地说:“你别乱说话,我可不想我儿子当遗腹子。”

  张纯心说,‘坏了,插到了倾城的肺管子上了。’

  对此,张纯不禁有些怀念她想说什么说什么的时候,‘还是那时候好,我说什么,她们都得听着!’

  只可惜,现如今,袁倾城已经将赵宋王朝的粮食的产量整体上提升了两三成,又培育出来了多种果蔬丰富了这个时代的人的饮食,关键他的杂交水稻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这样的袁倾城,都快可以被神化了,真不是连皇后之位都没混上的张纯可以比的。

  那边,叶诗韵也说:“话不可以乱说,别怪我没提醒你,要是你一语成谶,赵俣真有个好歹,我和我的孩子未来没有了保障,我可真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麻晓娇在一旁补刀道:“我也是。”

  ‘她们俩现在我也惹不起喽。’

  别说《叶诗韵医典》活人无数,仅叶诗韵“发明”的产钳,就已经让无数产妇与新生儿转危为安,极大地提升了大宋的母婴存活率,使得她在民间赢得了“活菩萨”的美誉。

  甚至现在都已经演变成了,每每有人家生孩子时,都会将叶诗韵的画像请出来三叩九拜,乞求叶诗韵保佑母子平安。

  至于麻晓娇?

  她的那些发明,诸如改良的纺织机、高效的灌溉工具,以及那令人叹为观止的蒸汽机与电机的初步模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赵宋王朝的工业与农业发展,也让赵宋王朝百姓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而且,张纯和叶诗韵争论过。

  张纯认为,等赵俣打赢了西夏以后,应该着手土地改革,也就是抑制土地兼并,重新划分土地的归属。

  可叶诗韵却不这么认为,叶诗韵认为,只要想办法实施《官绅一体纳粮》就可以了,不要去考虑重新划分土地。

  叶诗韵给出来的理由是,在这个封建社会,土地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力不足,农民需要紧紧依附于土地以维持生计,而有了袁倾城在农业上的改革和麻晓娇发明的那些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农业生产力一定会大大提升。

  这样一来,就用不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土地就能养活现有的人了。

  等土地空出来,就可以用空出来的土地种植棉花等改进民生的东西。

  空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则可以去发展工业。

  而等农民有了别的选择之后,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待遇也会变好。

  如此,土地兼并的问题自然会有所缓解,甚至可能不攻自破。

  毕竟,当农业不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生计来源时,人们对于土地的执着与争夺,自然会减弱许多。

  张纯觉得叶诗韵说得很有道理。

  而且,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士族门阀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拔除,强行推行土地改革,只会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甚至可能将国家拖入内战的深渊。更为稳妥且有效的策略,乃是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制度,以此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削弱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势力,使得社会财富与土地资源能够更为均衡地分配。

  ‘土地改革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会触动太多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到时,即便镇压下去,也会动摇我大宋的根本。而《官绅一体纳粮》则相对温和,既能彰显朝廷公正无私,又能逐步瓦解特权阶层,实为当下最优之选。’

  ‘而要是搞出来工业革命,土地之间的矛盾无疑更会减弱不少。’

  想明白这些,张纯哪还能看不出来,麻晓娇的重要性。

  ‘娇娇的那些发明,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