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燕宫廷> 第537章 征伐西境

第537章 征伐西境

  第537章 征伐西境

  高穆尧一入东宫便夺了魏高的掌事之权,这倒不是他对魏高有偏见,或是发现了什么,只不过是他想把东宫掌事的权利交到自己信任的人的手里。

  所以高穆尧也想适当的弥补一下魏高,毕竟也不可能让他只当一个普通宦官,不过还是要试探一下。

  魏高也知道高穆尧的想法,自然不敢真的放肆,反而愈加恭敬的回道:

  “奴才是太子殿下的奴才,殿下让奴才干什么,奴才就干什么。”

  高穆尧笑了笑,显然这个魏高的这个回答让他很满意,于是又说道:

  “你会骑马、驯马么?”

  魏高先是一愣,继而拱手说道:

  “奴才会。”

  高穆尧点了点头,淡声说道:

  “很好。”

  “那你就到御马监去管事吧!”

  太子府的御马监内有专门负责照看马匹的侍从,不需要魏高亲自操劳,也算是一份清闲的美差。

  魏高闻言心中有些不愿,因为这个职位让他平日里不可能会接触到太子,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只要能留在太子府内,早晚都会有机会的。

  于是他躬身说道:

  “奴才领命!”

  “谢殿下!”

  高穆尧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略过他,走进了东宫大堂。

  魏高看着高穆尧远去的背影,他清楚的感觉到了这位太子的睿智与谨慎,三言两语便夺了他的掌事之权,又把他赶到御马监高高挂起,没有亏待他。

  如此妥善的处理方式竟然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能想出来的,也难怪皇帝会疼爱他。

  魏高知道想要害这位太子很难,想要为宁王报仇更难。

  ………

  治平八年正月二十日。

  在这一日的早朝上,高策向文武百官说出,要接受丘兰国的求援请求,出兵西境,征伐吐黎国。

  面对皇帝的这一决策,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讨伐吐黎只是一个由头,皇帝真正想要的是收复西境。

  不过百官都没有反对,因为如今国家实力愈发昌盛,以前失去的也要慢慢收回来了。

  就这样,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出兵西境的决策就这样定下了,高策亲自点将,由岐国公张羽领兵,八万西戎军任其调遣,进军方略也全权授予他。

  内阁很快就已制订好战争预算,岐国公张羽在得到皇帝的诏令之后,当即带领城外的三千甲士奔赴大燕西部边疆。

  ………

  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治平八年三月十五日,岐国公张羽调集六万西戎军开赴西境之地。

  燕军一入西境,犹如虎入羊群,西境诸国莫不敢拦,军队所到之所,百姓臣服。

  不过西戎军打的旗号是讨伐吐黎,援救丘兰国,所以并没有打扰途经的西境小国,而那些西境小国也都很懂事,每当遇到燕军,必出城欢迎,以表示对大燕的顺服之意。

  而燕军在张羽的带领下,军纪严明,对待无辜百姓秋毫不犯,得到了西境诸国的认同。

  西境本就极大的受中原王朝影响,前魏朝的时候是这样,对如今的大燕也是如此。

  不过这些小国都还在观望,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新生的中原王朝实力到底如何,所以他们并没有像丘兰国那般,选择直接臣服,他们想看大燕是否能平定吐黎。

  若是此番燕军顺利平定了吐黎国,西境诸国必然望风归顺,到时候大燕便能顺利掌控西境。

  若是此番燕军拿不下吐黎国,不但收复不了西境,还会使燕国的威望大打折扣,以后就更难降服西境人心了。

  高策对这些西境小国的想法了如指掌,所以才对张羽下了死命令,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与此同时,吐黎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并没有太大的忌惮。

  或许是因为吐黎王仗着自己的国家实力在西境耀武扬威的时间太久,忘了自身与中原王朝的差距。

  他还以为如今的大燕刚刚统一了天下,根本无力远征,即便勉强征伐西境,军队实力必然大打折扣,若是他才显得如此肆无忌惮。

  不过吐黎王并非毫无作为,当他得知燕帝下令讨伐吐黎的时候,他派重兵攻打自己的邻居——丘兰国。

  毕竟是丘兰国把燕军给引来的,这下连开战的理由都不用想了。

  吐黎王想趁着燕军到来之前,彻底吞并丘兰国,因此举倾国之兵,死磕丘兰国。

  丘兰国所面临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丘兰王一边部署军队防御,一边向上苍祈祷,希望燕军快点来。

  终于,在吐黎国军队打到丘兰国都城的时候,张羽率领西戎军从天而降,宛如救世主一般挽救了即将覆灭的丘兰国。

  一番激战后,张羽率领军队击退了吐黎国的军队。

  丘兰王亲自出城相迎。

  一番客套过后,二者商议接下来的行军计划。

  不过张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